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集邮知识 >

雅味十足的《宜兴紫砂陶》邮票

来源:我爱集邮网 发布于 2014-05-27 阅读
    位于江苏南部的宜兴市,是我国著名的陶都。邮电部发行的《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共4枚。

    第一枚邮票为“明·三足圆壶”(20分)。此壶高113毫米,口径84毫米,1984年出土于无锡县甘露乡萧塘坟明崇祯二年(1629年)华师尹墓葬,现藏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个壶的壶身呈球形,三足,壶盖有4瓣对称的浮雕柿蒂纹。把梢下刻有楷书款“大彬”二字。壶朴雅坚致,技艺卓绝。制作者时大彬,是明万历年间宜兴制壶名师,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都有深入研究。他早期喜作大壶,后改作小壶,其作品“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有“砂粗质古肌里匀”的赞语。

    第二枚邮票为“清·四足方壶”(30分)。此壶高103毫米,口径67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其造型寓圆于方,有四足,制作精细,结构合理,朴质大方。壶身有铭刻文字“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下署“远”字。制作者陈鸣远,清代康雍年间人,是继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制壶名师。其作品构思脱俗,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善于创新,款识书法雅健流利。陈鸣远制作的茶具雅玩有数十种,被文人学士争相收藏。人们赞扬他:“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宜兴紫砂陶邮票
    第三枚邮票为“清·八卦束竹壶”(50分)。此壶俗称“龙头一捆竹”,高85毫米,口径96毫米,现藏南京博物院。壶身以64根细竹围成,中间用一根圆竹紧紧束缚,四足皆由腹部伸出的竹子构成。壶盖为浮雕的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铭为太极图式,壶把与壶嘴饰以飞龙形象。此壶结构协调,制作精妙,将易学原理融于茶壶,令人称奇。制作者邵大亨,为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制壶名师,年少就享有大名。其作品技艺高超,造型奥邃,“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他制作的茶壶,“骨肉停匀,雅俗共赏”,“嘴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因而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赞语。

    第四枚邮票为“现代·提璧壶”(1元)。此壶高145毫米,口径78毫米。其盖面似一枚古璧,由此得名。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壶体为扁圆柱体,扁提梁,扁圆钮,平盖,造型由微曲线组成。壶嘴与提梁舒出自然,既有实用时的顺势,又有形式上的贯气,运线流畅,工艺严谨,刚中带柔,整体和谐,富有神韵。其盖面有“顾景舟”印,壶底有“景舟七十后作”。制作者顾景舟,1913年生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精仿古,善创新,技艺全面,功力深厚,在文学、书画、金石、考古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堪称现代的“壶艺泰斗”。

    《宜兴紫砂陶》邮票的主图为4件精美的紫砂壶,背景为灰色渐变的中式信笺,上面为草书的历代文人吟咏紫砂壶的名句,分别为汪文柏的“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汪森的“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同时,画面上各钤一个方印,为“圆不一相”、“方非一式”、“泥中泥”、“艺中艺”。整套邮票的设计典雅精致,融雕塑、诗文、书法、印章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反映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具有新颖的现代气息。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1
    • 版权所有:爱集邮网 2013-2025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