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钱币收藏 >

年号钱币时期

来源:我爱集邮网 发布于 2014-01-12 阅读
    年号钱币时期,这一时期从唐武德四年始铸“开元通宝”钱币开始,到淸王朝覆灭结束,先后历时1200多年。公元618年,唐 高祖灭隋,仍行用五铢钱。到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径八分, 重二铢四系,积十钱为一两”。取“开元”有“开国奠基,爱创轨模”之 义,命为钱文。这时的开元虽非年号,却有纪年的意义。从此,以 “通宝”、“元宝”、“重宝”为特征的“宝制”钱币便取代了相袭已久的 纪重性质的“铢两”钱币,进入了以年号钱为主的新的历史时期。

   所谓年号钱,通常是指钱币文字中含有铸造钱币时皇帝的年号,其钱面多为四字,常常年号在前,后连宝文。或者在朝代后连宝 文。一般也称为纪年钱。在铢两钱币时期,已出现年号钱币的雏形。 到了年号钱币时期,年号钱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数量众多、影响 深远的钱币。唐代铸造的钱币,除少量白银铤形铸币和饼形、锭形铸币外,绝大多数的钱币是铜质年号钱,它们包括各种质地的开元 通宝,各种币值的乾元重宝以及乾封泉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 通玄宝、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等。五代十国时,在短短50多年时间 内,先后发行了 30多种区域货币,币制相当混乱。尽管如此,当时 仍以年号钱为主,只有少数地区铸造了年号加币值的虚价大钱。宋 兴以后,年号钱的使用更加普遍。北宋九个皇帝中,只有太祖所铸 “宋元通宝”不是年号钱。宋代计有57个年号,几乎每个皇帝改用 年号时,都铸行新钱。其品种之繁杂、铸造之精良、钱文变化之多 样,都在钱币史上独树一帜,令人赞叹不巳。与宋代同时的辽、西、 夏、金以及后来的元朝铸币,也多受宋钱铸艺的影响,流行年号钱。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所以从唐代以后,在方孔圆钱上加 铸年号,成为钱币的主流。

   推行年号钱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钱币形态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纵观年号钱币时期的钱币变化,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

   (1)年号钱币是方孔圆钱中最先进的铸币形态,年 号钱币时期是中国钱币文化达到最高水平的时期。唐代推行“开 元”钱制,使钱币脱离了童名钱体系,进入到以年号为主的“宝制” 钱阶段。钱文上不再标明自身币值的价值,从而加强了钱币的价值 尺度职能。钱文上铸出“宝”字,反映人们对钱币作用的进一步认 识。把钱作为宝贝而大加收藏,表明钱币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中 占有很高的地位。钱文上“通宝”文字,意喻着“流通不绝”。钱文上 的“元宝”、“重宝”也包含着珍贵宝贝、重要宝贝的意思。通常通宝 元宝是含有折一钱在内的钱币,而重宝则是币值折二以上的钱币。
     
    (2)唐代开元钱的使用,淘汰了我国沿用700多年的重量单位 “铢”。在唐以前,我国重量计数是二十四进制的“铢两制”,一两等 于二十四铢。开元通宝以一钱为二铢四余,积十钱为一两,形成十 进位制,遂将“铢”的单位淘汰了。数学史上的十进位制,就是从开 元钱的十进位制发展而来。这种十进位制度从唐代开始,一直沿用至现代。同时,唐代开始把一枚小钱的单位称为“文”,其影响一直 延续到现代。

   (3)对子钱的使用,是年号钱币时期特有的艺术现象。 对子钱,通常又称为对书、对文、对品、符合钱等,是指二枚或二枚 以1:的钱文相同而书法异体的钱币。其特点是钱币的形制、厚薄、 大小、串孔、重童、直径、质地、轮廊、文字完全相同,区别之处仅仅 在于钱文的书法不同,成双成对,别具特色。对子钱始见于五代时 期,北宋时广为流行,南宋时衰竭,先后行用了230多年。最早的对 子钱是五代南唐铸造的小平开元钱(篆、隶两体)和交泰年间 (958—960年)铸行的唐国通宝,钱文篆、隶、楷三体,各有大、小两 型。到宋代以后,钱币盛行对钱艺术,是宋钱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体 现.当时以篆书为主,不同时期再配以不同书体。宋太宗亲书真、 行、草三体的淳化、至道元宝,成为有名的御书钱。仁宗以后,对子 钱的标准提高,对钱币产生重要影响。到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 废铸对子钱,钱文改为真楷体,并在钱背加铸纪年数文字。从此,钱 币文字书法纷呈,真、行、草、篆、隶、楷、瘦金体并存的现象消失,仿宋体在钱币文字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年号钱币时期
   (4)系列钱币逐渐完善。宋代 以前,王莽铸用过“六泉”、“十布”,是最早的系列钱币。行用的时间 短,影响不大。宋代推行套子钱系列钱币,显著特点是钱币面文相 同而钱径大小、重童、币值不同。相互间的兑换率保持正常水平,起 到不同币值的兑换作用,是比较成功的系列钱币。北宋多小平钱, 折二、折三较少。北宋晚期,出现套子钱。如大观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枚一套,面文相同,仅直径、重量以及币值 不同。南宋时流行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钱,还有折二十、当百大 钱。受宋朝影响,金朝的大定通宝、泰和通宝、崇庆元宝,贞祐通宝 也有不同的币值。元朝还发行过五枚一套的权钞钱,钱上标明折兑 纸币的币值,反映了元代纸币的盛行。明代洪武通宝有五等币值, 钱背注明币值级别,是套子钱的新发展。淸朝钱币的套子系列货币 更加复杂。咸丰时币制混乱,货币贬值,系列货币的繁杂达到空前地步。如咸丰通宝、元宝、重宝,宝泉局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 当百、当二百、当四百、当五百、当千;宝浙局有小平、当十、当二十、 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还有咸丰元宝、重宝等钱文,也各有 不同币值。反映了在钱币系列化与标准化的进程中,通货膨胀是影 响钱币种类及质适的重要因素。

   (5)铸造钱币技术发生巨大的变 化,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在“铢两”钱币时期,钱币的铸造技术是 范铸法,即使用钱范浇铸钱币。钱范有铜质、石质、陶范多种,其特 点是范面上有排列整齐的钱形腔。由于当时大量铸钱时多使用陶 范,旋铸旋废,所以很难保存下来。现在经常发现的一种铜质范,范 面上往往是凸起的钱币形象,这种范实际上是一种模具,并不能直 接用来铸钱。它是一种制造泥质钱范的范母,也可称为母范。用范 母印制子范后,再用子范铸钱的技术流行于铢两钱币时期。唐代以 后开始采用了样钱翻砂铸钱的新技术,对于提高钱币生产的数童, 降低刻范的成本都有明显的作用。这种新技术不仅是年号钱币时 期的特征之一,在铸币史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对后来的钱币制 造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个特点是对铸钱的原料、成色有了明确的 规定。铢两钱币时期的钱币,其金属含量并无科学的比例。汉代人铸钱,往往是“即山铸钱”,把刚炼成的铜料熔化后,便进行浇铸,钱的质量不高。唐代开始规定铜钱中铜料、白腊与铅锡的比例,使铜 合金的硬度增加,有助于提高钱币的质量和光洁度,这是造币技术 的一大进步。

   (6)钱币的质地多样,以铜钱为主流。这一时期的钱 币以铜钱为主流,在不同阶段又兼有其它质料的钱币。唐代推行的 货币制度是“钱帛兼行”,这是南北朝以来钱币与布帛实物交叉使 用传统的继续。由于唐代开元钱的信誉高,影响大,遂使布帛的货 币职能衰退。在晚唐时期,贵金属白银作为一种钱币形式,也在商 品流通中使用,主要是银铤、银锭、银饼、银开元钱等。另外,唐王朝 也还铸造过劣质开元通宝,民间则私铸一些含铜铁量很高的劣质 铅钱、铁钱等。五代时期,推行铜、铁、铅三种金属铸币并用的货币制度,对后来宋代出现铜钱区与铁钱区的现象,产生了很大影响。 宋代除主要使用铜钱、铁钱和庙宇里铸造一些金质的年号佛像钱 外,最常用的贵金属铸币就是白银钱币。宋代白银的使用范围扩 大,银币的生产规模与使用数额较前大为增加。银币多为铤形,两 端弧形,中间束腰或平齐。宋代发明使用了世界货币史上最早的纸 币一一交子,这是中国货币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对世界 货币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虽然交子实物目前已难寻找,可人们仍 可从尚存的印制交子的钞版上一窥交子的奇异风彩。宋代以后,形 成了钱币与交钞并用的现象。金朝铸行过银质“承安宝货”铤形铸 币,元代以纸币作为基本的货币,明代则推行纸币为主、钱币为辅 的制度,贵金属甶银成为普遍通用的货币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白银 流通制度。明代银币多见五十两的大型船形元宝,还有三两、五两、 十两的中型银锭以及一至五两的小块碎银锞子。当时还使用西方 传入的西班牙双柱银洋。淸代推行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银、钱平 行本位制,银币的形制极其多样。钱币在清初以铜钱为主,咸丰以 后经济衰微,推行铜、铁、铅三钱并用制度,白银在流通中承担了主 币的职能。在年号钱币时期,可以看出白银货币职能的加强和贱金 属铸币减弱的历史过程。

   (7)钱币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铢两 钱币时期,钱币上已出现了一些纹饰的萌芽。比如星纹、斜月纹、四 决纹、四缺纹、四出纹、重内郭、竖道、沙眼纹、波浪纹等等,有些是 铸钱工艺不高的反映,有些则是铸工们为区别铸地、铸炉、时代而 专门设计的标志。唐代以后,由于铸钱技术的改进,专铸的暗记增 多.最流行的是星、月纹的大量使用。旧时的钱帀学家多以为月纹 的出现是唐代文德皇后或杨贵妃等人手指掐成,起源于唐代。事实 上汉代已有早期的月纹。还有星纹,汉代五铢上也已出现,南北朝 时称为“柱”,唐宋时称为“星”,在名称与铸艺上都有变化。唐宋时 的钱币穿孔有一个明显特征,即除大量的方孔以外,流行一种称为 龟甲穿(或称花穿、菱花穿、梅花穿)的装饰。这种纹洋也起源于汉代,其性质有同于暗记符号。泉界的不少人把它当作错范的结果, 原因在于不清楚它是古代铸工精心设计的产物。南宋淳熙以后,钱 币的背面纹饰多被含有专用性质的文字所取代,逐渐走下坡路了。 明清时期,正用品钱币上的纹饰逐渐减少,民间行用的具有吉祥、 避邪性质的厌胜钱上的纹饰却极其普遍。自然,这时的一些钱币, 如崇祯通宝上数以百计的各种纹样,太平天国时的龙凤纹大花钱 以及淸末时的银元上也还有纹样、图案,但方孔圆钱上的纹样却并 不是太多。这说明,随着钱币形制的完善,各种背文功能的出现,方 孔钱币上的暗记纹饰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钱币形态不断进步 的历史反映。

   (8)少数民族政权的铸币多见,而且深受汉民族铸币 的影响。在年号钱币时期之前,少数民族政权的铸币业已出现。具 有数量不多且多为地方铸币两个特点。最早的是龟兹五铢,又称汉龟二体钱,一般钱面或背面铸有汉文与龟兹文,主要行用于新疆地 区。这种钱始于东汉,盛行于南北朝,唐代初年停铸。其它的少数 民族政权铸币还有大夏真兴钱、太和五铢、髙昌吉利等。以上这些 钱币既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在书法、文字上也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特 色。唐代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入主中原,甚至成为整个中 国大地的统治者,其钱币文化的影响所及远远超过以前各代,成为 广大区域甚至全国性的铸币。与宋同时的契丹族辽国,先后铸造了 20余种钱币,其中多汉文钱,少量契丹文钱。其汉文钱制作粗糙, 文化水平不高,工艺欠佳。在宋钱的影响下,辽钱也流行年号钱,多 为小平钱。西夏国铸造的钱币也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类。有铜、铁两 质。钱制精整,文字淸晰,钱币文化水平比辽钱为高。完颜部女真 族所建的金朝,是当时辽、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钱币工艺与 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金国在海陵王时始铸钱币,后又发行了纸 币,形成铸币与纸币并用的货币制度,还铸过承安宝货银铸币。金 国的钱币不多,但均精美,工整。尤其是“泰和重宝”钱文,有“钱中 一绝”之称。蒙古族入主中原取代宋朝以后,推行纸币制度,甚至禁止金属铸币的使用。

    所以元代铸钱的次数与种类虽多,但数世并不 多。另外,在元代铸币上,钱文读法、文字及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特 点。有的钱上有蒙古文、汉文两种文字,有的甚至多达四种。有的 钱币背文用藏、汉两种文字纪年、纪值,对清代的满、汉背文产生影 响。从钱币文字的读法上看,元钱改以前的年号钱的各种读法为真 读加横读,即年号在穿上下,宝文在穿左右,遂使钱文旋读〔顺时针 自上而右读)现象消失,这一变化一直影响了明清两代的钱文读 法。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其钱 币也如同元钱一样,在全国使用。清朝顺治年间设局铸钱,计有五 种版式。主要在于背文不同和铸局的增损不同。这些钱币面文均 为汉字,继承汉族铸币的历史特点,背面则有光背;1个汉字局名; 汉字局名与“一厘”;两个满文,左宝右局名;满、汉合文,均为局名 等5种版式。淸道光以后,钱币背文出现纪年与纪值数字。咸丰时 更加突破早期钱制,铸造大量当百、当千虚价钱币,这些纪值文字 多在背面的方穿上下位置。从淸钱的这些特点看,清统治者在用武 力手段建立了一统王朝以后,并没有推行以满文为主要特征的钱币文化,而是继承了汉民族的钱币文化传统并加以发展。这一点与 历史上的许多少数民族政权的钱币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它证明中 国的钱币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兼容各少数民族的多民族文化容 汇交流的结果。

   (9)年号钱币的流行,对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 钱币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年号钱币制 度的确立,中国的封建文化空前繁荣,国际间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日本和西亚、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纷纷派出使团来访,学习中国文 化,又派了大批商人前来经商贸易。他们在回国时往往携带大量的 钱币,所以在西亚、南亚等地经常发现中国的古钱币遗存。在我国 钱币文化的影响下,周围的一些国家相继仿铸了中国的钱币或根 据方孔圆形的形制、用简写的汉字铸造新钱。日本国在和铜元年 (708年)率先以开元通宝铜钱为样钱,铸造了“和同开宝”方孔圆钱,成为日本最古老的法定金属钱币。后来又铸造了开基胜宝、太 平元宝、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等皇朝十二钱。在以后各朝 也均按方孔圆钱形制铸造钱币。我们的友邻朝鲜在宋代时开始仿 铸汉文钱币。最先是仿铸唐代的“乾元重宝”,后来又铸造了海东元 宝、海东通宝、海东重宝;东国通宝、东国重宝;三韩通宝、三韩重 宝;朝鲜通宝、常平通宝等,均为方孔圆形的铜质铸币。越南钱币受 我国的影响更大。该国不仅仿中国钱币形制铸造了天福镇宝、天感 元宝、龙端太平等钱币,甚至使用的年号也与中国相同,仿中国钱 文铸造了太平兴宝、明道元宝、建中通宝、元丰通宝等大量钱币。越 南在明淸时期所铸的钱币绝大多数为通宝型年号钱币,与我国明 淸时流行通宝钱一脉相承。甚至在我国宣统年间停铸方孔钱之后, 越南仍然铸行维新通宝、启定通宝,由此可见我国方孔圆形钱币形制对国际钱币文化的深远影响和突出贡献。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1
    • 版权所有:爱集邮网 2013-2025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